目的地搜索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召开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交流会
2025-04-24 08:18  

2025年4月22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一行到访法学院,双方在澍泽学术报告厅举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交流会。法学院党委书记何璐、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磊、党委副书记秦浩、副院长郭明龙、教学办副主任张珩,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田鹏、院长冀小婷、党委副书记苏迪、副院长李艳玲、云希栓出席会议,双方围绕“党建引领、学科交叉、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法学院党委书记何璐首先强调党建工作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她指出,法学院民商法学教师党支部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两院学生与教师党支部的互联共建,以党建协同推动人才培养协同,为跨学科合作奠定坚实政治基础。

我院院长郝磊强调,我院获批首批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可以为双方合作提供契机,可以探索“法律+外语”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此同时,双方还可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寻找契合点,推动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田鹏高度认同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并从就业导向出发,他建议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实现法学二学位与外语专业的课程衔接,为学生拓宽就业路径,助力解决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外国语学院院长冀小婷介绍了外语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探索。她提到,外国语学院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外语+法律”复合人才需求较高,双方在涉外法治、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存在广阔合作空间。她建议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开展联合培养、共建课程等实质性合作,形成“需求导向、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

法学院副院长郭明龙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长班”的设想。该项目拟通过二次选拔,整合两院优质师资,开设“法律英语+国际商事规则”“小语种涉外法律实务”等特色课程,实现“专业外语能力+法律职业素养”的双向提升。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艳玲则聚焦教师层面的深度合作,提出构建“小语种+法学”的跨学科教研团队,鼓励教师联合申报区域国别研究课题,推动学术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

此次交流会是天津师范大学落实“新文科”建设、培养“精外语、通法律、懂国际规则”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实践。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将以“涉外法治基地”和“特长班”建设为起点,逐步推进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实践共促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师大智慧。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兴文楼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224 | 管理员:法学院